"); //-->
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,提高功率因数。采用就地无功补偿,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,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,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。
电力电容器的运行
(1)电容器的安全运行
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。如暂时不可能,可允许在超过额定电压5%的范围内运行;当超过额定电压1.1倍时,只允许短期运行。但长时间出线过电压情况时,应设法消除。
电容器应维持在三相平衡的额定电流下进行工作。如暂时不可能,不允许在超过1.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工作,以确保电容器的使用寿命。
装置电容器组地点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℃,24h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℃,一年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℃。电容器外壳温度不宜超过60℃。如发现存在上述现象时,应采用人工冷却,必要时将电容器组与网路断开。
(2)电容器相关参数的监控
1)温度的监视。无厂家规定时,电容器的温度一般应为-40℃~40℃,在电容器外壳粘贴示温蜡片。运行中电容器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包括:运行电压过高(介损大);谐波的影响(容抗小电流大);合闸涌流(频繁投切);散热条件恶化。
2)电压的监视。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,亦允许在1.05倍额定电压运行,在1.1倍额定电压运行不超过4小时。
3)电流的监视。应在额定电流下运行,亦允许在1.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,电容器组三相电流的差别不应超过±5%。
(3)电容器的投入退出
当功率因数低于0.85,电压偏低时应投入;当功率因数趋近于1且有超前趋势,电压偏高时应退出。
发生下列故障之一时,应紧急退出:①连接点严重过热甚至熔化;②瓷套管闪络放电;③外壳膨胀变形;④电容器组或放电装置声音异常;⑤电容器冒烟、起火或爆炸。
电力电容器组在接通前应用兆欧表检查放电网络。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,必须考虑以下几点:
1)当汇流排(母线)上的电压超过1.1倍额定电压最大允许值时,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。
2)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分钟内不得重新接入,但自动重复接入情况除外。
3)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,要选用不能产生危险过电压的断路器,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1.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。
电力电容器的维护
(1)操作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
1)正常情况下,全站停电操作,应先拉开电容器断路器,后拉开各出线断路器;恢复送电时,顺序相反。
2)事故情况下,全站停电后,必须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。
3)并联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,不准强送电;熔丝熔断后,未查明原因前,不准更换熔丝送电。
4)并联电容器组,禁止带电荷合闸;再次合闸时,必须在分闸3分钟后进行。
5)装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不准使用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合闸。
6)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,应有网状遮拦,进行外部巡视时,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。
7)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,禁止带电荷合闸,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,须在短路三分钟后(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间)方可进行。
8)更换电容器的保险丝,应在电容器没有电压时进行。故进行前,应对电容器放电。
(2)故障处理
1)当电容器喷油、爆炸着火时,应立即断开电源,并用砂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。
2)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,而熔丝未熔断。应对电容器放电3分钟后,再检查断路器、电流互感器、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情况。若未发现异常,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或电压波动所致,可以试投,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做全面的通电试验。
3)当电容器的熔丝熔断后,应向值班调度员汇报,取得同意后,再切断电源并对电容器放电后,先进行外部检查,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、外壳是否变形、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等,然后用摇表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。如未发现故障迹象,可换熔丝继续投入运行。如经送电后熔丝扔熔断,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。
4)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先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,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。由于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后,可能部分残存电荷一时放不完,仍应进行一次人工放电。放电时先将接地线接地端接好,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,直至无放电火花及放电声为止。尽管如此,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,还应戴上绝缘手套,先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,然后手动拆卸和更换。
(3)电容器日常巡视的主要项目
1)监视运行电压、电流、温度、
2)外壳有无膨胀、渗漏油,附属设备是否完后。
3)内部有无异音。
4)熔丝是否熔断,放电装置是否良好。
5)各处接点有无发热及小火花放电。
6)套管是否清洁完整,有无裂纹、闪络现象。
7)引线连接处有无松动、脱落或断线,母线各处有无烧伤、过热现象。
8)室内通风、外壳接地线是否良好。
9)电容器组继电保护运行情况。
(免责声明:素材来自网络,由云汉芯城编搜集网络资料编辑整理,如有问题请联系处理!)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eleaction01 阅读:10118